廉潔史話:廉官宋慈在江西
發表者: | 發布時間:2023-11-21 19:31:21 | 瀏覽數:
說起宋慈這個名字,大家想到的是“大宋提刑官”,是他集萃前人成果和常年斷獄經驗所著的《洗冤錄》,宋慈因此被尊為法醫學鼻祖,聲譽馳名海外。其實宋慈首先是一位能吏,他文武兼備,決事剛果,數次從軍平亂,又“以民命為重”,在江西、湖南、廣東等地任職,在其二十余年的仕宦生涯中,他曾多次在江西任官,與贛鄱大地結下了不解之緣。 寶慶二年(1226年),時年41歲的宋慈擔任贛州信豐縣主簿,正式開始他的仕宦生涯。主簿任期剛滿,與信豐交界的南安軍(轄今贛州上猶縣、大余縣等地)境內“三峒賊煽亂”,隨后又蔓延至雄州(轄今廣東南雄、始興等地)和贛州,三郡周回數百里“皆為盜區”。江西提點刑獄使葉宰決心出兵征剿,特聘請宋慈共同平亂。赴任前,好友劉克莊置酒并賦《滿江紅》一闋為之餞行。劉克莊對宋慈寄予厚望,希望他能像辛棄疾、王佐一樣建功立業,早日凱旋,同時又規勸宋慈效法漢代循吏龔遂平盜的“長策”,招降納叛,不要妄開殺戮。 當時副都統陳世雄手握重兵,卻優柔寡斷,遲遲不行動。宋慈分析形勢后,首先賑濟被脅從的饑民,使他們安定下來。看到計策奏效后,他又率領官兵三百人,出其不意攻破石門寨,俘虜了守寨頭目。陳世雄看到宋慈立功,恥為其后,于是輕兵冒進,中了敵人的埋伏,倉皇逃至贛州。在此征剿成敗之際,宋慈向葉宰建言,主張效法先前采取的賑濟饑民、分而化之的軍事策略,同時他又重新組織力量,率領精銳義兵力戰,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宋慈在平亂上立下大功,本應論功行賞,由吏入官,不料上司魏大有嫉賢妒能,當眾侮辱宋慈,宋慈不為所屈,憤然而去。不久,宋慈被太學時的恩師真德秀舉薦到招捕使陳韡幕下任職,在陳韡的幫助下,宋慈得以恢復原來的官階。 嘉熙四年(1240年),由于在廣東提點刑獄任上表現出色,宋慈改任江西提刑,同時兼知贛州。當時贛州自產食鹽質量差,臨近的汀州也不產鹽,受利益驅使,贛州、汀州兩地農民紛紛販私鹽獲利。在秋冬農閑季節,他們集結數十百人,成群出動,而且自帶兵器,出入閩粵邊境的汀、梅、贛、潮等八州,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商業武裝勢力。他們沿途為非作歹、橫行無忌,不僅直接影響了宋廷的賦稅收入,而且擾亂了地方治安。 為消除這個不穩定因素,宋慈到任后,采取了“鱗次保伍法”,將五人編為伍,立保相為統攝,嚴格戶籍管理。在此基礎上,又加強出入檢查訊問。因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,此法推行之初,不少官員持有異議,不久成效逐漸顯現,御史臺將之上報朝廷,很快得到朝廷認可,還被作為典型經驗推廣到浙東各路。 在宋慈任江西提刑時,地方上有一個頭目叫楊子高的豪橫勢力,因爭奪財谷,楊子高不念與陳氏一族的親戚關系,進讒言誣陷陳氏。不久陳氏之父被斬首,財物為楊子高侵吞。受到冤屈的陳氏四處投狀告發,希望尋求幫助。當時楊子高挾勢盤踞一方,為非作歹。他結托州縣官府官吏,打探消息,同時又蓄養了一幫惡人,做了不少欺男霸女、奪人錢財、害人性命的惡事。恰巧宋慈即將離任,但眼看民眾含冤,宋慈嫉惡如仇,決意要掃除這個為害一方的豪橫勢力。他立馬派人傳喚楊子高,不料楊子高卻偽稱抱病。宋慈一眼就識破了其奸計,楊子高顯然企圖拖延時日,等待宋慈離任,躲避官府審問查驗。宋慈認為一刻都不能懈怠,要立即將其惡形惡狀查證清楚。 沒想到的是,在審理楊子高案的過程中,又牽扯出王元吉的案子。王元吉亦是一方惡霸,他不僅販賣私鹽,甚至膽大到私鑄銅錢,其罪行比楊子高有過之而無不及。王元吉之所以敢如此目無國法,正倚仗了與他狼狽為奸的楊子高。楊子高常常對人宣稱自己是朝廷任命的制使,就連王元吉也誤以為真,可經宋慈查證,楊子高的官員任命告身“皆是揩洗書填”,顯系偽造。按大宋的律法,光偽造公文一條,就可對其處以極刑。但考慮到楊子高所犯下的罪還未審結,且在宋慈離任后,他極有可能翻改口供,宋慈不能讓他逃出法網,于是當機立斷,特事特辦,先將楊子高脊杖二十,刺配英德府牢城,其他兩條罪狀,繼續催勘證據。依附楊子高作惡的王元吉亦被判罪,刺配廣州摧鋒軍,并沒收非法所得。元兇巨惡受到法律制裁,這個為惡一方的黑惡集團也隨宋慈的一紙判文走向覆滅。 宋慈晚年身居高位,卻蔬食缊袍,蕭然終身,不改清廉本色。斯人雖已矣,他的正氣和清廉,必將隨同他的名著傳之久遠。(轉自無錫市紀委監委網站) 上一篇:廉潔史話:歐陽修的兩封家書 下一篇:廉潔史話:治淮廉臣張鵬翮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