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試行)
建設服務型黨組織,是加強高校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,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、推動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,是高校黨組織改進工作作風和工作方式,不斷增強創造力、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關鍵所在。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把服務作為核心價值取向和重要職責,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統領整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,努力促進我省高校基層黨組織服務意識明顯增強、服務能力明顯提高、服務成效明顯提升,涌現一大批班子建設好、服務隊伍好、服務機制好、服務陣地好、服務載體好、服務業績好的 “六好”基層黨組織。現就高校服務型黨組織示范點建設基本標準提出如下要求:
一、班子建設好。有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,選任政治素質好、工作能力強的優秀黨員為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。領導班子服務意識強、服務作風好、服務水平高。
1.理想信念堅定。黨性修養高,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開拓進取、廉潔公正。每學期組織理論學習研討會,不斷提高理論素養和政治堅定性。堅持把握人才培養的正確方向,把黨和國家對高等教育的方針政策落實到高校基層。
2.工作思路清晰。抓好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總體規劃,制定實施辦法,每學期至少1次專題研究部署有關工作。把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與深化本單位改革發展統籌并舉,落實民主集中制,科學決策、民主決策、依法決策,寓管理于服務之中。
3.宗旨意識牢固。認真落實直接聯系服務師生制度,定期深入聯系點調查研究,班子成員每人結對聯系2名以上服務對象。注重人文關懷,善于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。充分發揮表率作用,積極營造服務師生的良好氛圍,提供貼心服務。
二、服務隊伍好。隊伍建設具有系統性和延續性,分類打造立足本職崗位、主動服務、善于服務的骨干隊伍,示范帶動全體黨員開展服務。
4.黨務工作隊伍精干高效。配齊配強專兼職黨務工作力量。對黨務工作者的教育培訓制度化、規范化,每學期至少組織1次以提高服務能力為主題的培訓研討活動。黨務工作隊伍的組織協調能力強,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黨務工作的水平高。
5.黨代表隊伍充分履職盡責。黨代表任期制落實到位,黨代表的責任意識不斷強化。加強黨代表工作室建設,堅持黨代表駐室接待制度,黨代表經常性收集師生訴求,開展提案、提議和調研工作,發揮好橋梁紐帶、參與決策和監督評議等作用。
6.師生黨員隊伍先進性明顯。提高發展黨員質量,將青年教師、學術帶頭人、留學歸國人員中的優秀分子吸收進黨員隊伍,培養造就更多德才兼備的服務骨干。嚴格師生黨員教育管理,教師黨員帶頭潛心教書育人,學生黨員帶頭學習進步,黨員隊伍達到全員服務、主動服務。
三、服務機制好。注重以服務為導向的制度設計,健全上級黨組織服務下級黨組織、黨組織服務黨員、黨組織和黨員服務群眾的工作體系,服務達到制度化、標準化、常態化。
7.有健全的責任落實機制。組織領導有力,各級基層黨組織的服務目標明確。精細化服務程度高,各項任務都有責任人和運作程序。推進黨務政務公開,有暢通的情況收集、反饋和處理渠道,確保責任層層落實。
8.有完善的保障激勵機制。有充足的經費支持。黨員的知情權、參與權、選舉權和監督權得到保障。創新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,探索建立黨員關愛基金,黨員有很強的歸屬感和榮譽感。定期評比表彰、選樹典型,激發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主動服務的內生動力。
9.有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。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納入學校黨建工作考核體系,作為領導干部述職的重要內容。以服務能力和成效為重點,以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科學設計考核指標。重視考核結果運用,將其作為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、黨員民主評議和黨性分析等的重要依據。
四、服務陣地好。有效整合資源,加強以各類服務中心為主的陣地建設,打造功能完善、便捷實用的綜合服務平臺。
10.加強黨員活動中心建設。建有相對固定、設施齊全,便于黨組織活動和議事的場所。黨組織日常黨務管理的效率高,實現黨組織零距離服務黨員。
11.加強示范服務窗口建設。推進服務人員和服務事項公開,不斷優化服務流程。強化示范引導,推廣黨員先鋒崗、黨員責任區、黨員工作站等的先進工作經驗,推動整體服務質量不斷提升。
12.加強網絡陣地建設。依托校園網、黨建網站、社交網絡和移動多媒體等方式,實現網上服務功能的暢通與集成。黨組織善于把握網絡傳播規律,自覺運用網絡宣傳政策、匯集民意、服務師生的能力強。
五、服務載體好。立足實際豐富服務內容,創新服務方式,有一批貼近師生需求、務實管用的服務載體。
13.基層黨組織服務全覆蓋。優化基層黨組織設置,積極探索黨支部建在教學、科研和項目團隊、公寓社區等新形式。推行支部共建、結對幫扶、朋輩教育等工作,實現黨組織服務網絡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網格化全覆蓋。
14.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有實效。以中央、省委開展的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,在普遍開展“三亮三比三評”、“承諾踐諾”的基礎上,以本單位中心工作為主線設計主題,創新黨日活動,開展多樣化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,促進黨員受教育、長才干、做貢獻。
15.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融合。主動融入校園文化建設,依托高校學術文化、社團文化、環境文化等載體,使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與師生的工作學習生活有機結合、潤物無聲。
六、服務業績好。在服務改革、服務發展、服務社會、服務師生、服務黨員等方面成效顯著,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充分發揮。
16.推動事業發展。黨組織通過強化服務,凝聚人心、促進和諧,推動了高校人才培養、科學研究、社會服務、文化傳承等各項事業科學發展。
17.工作富有特色。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內涵不斷豐富,具有一定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成果,逐步創立服務品牌,有較大影響力和示范性。
18.群眾滿意度高。黨組織和黨員的作風建設持續改進,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及時解決。黨員和師生員工對基層黨組織的滿意度達到90%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