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聯網工程學院以輔導員思政教育創新工作室——“云正工作室”為平臺,在“云創”創新創業育人工作坊中,設置“創業精英培訓”計劃,圍繞學校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目標,探索創業精英人才培養模式,實施以“青年創新創業能力”培養為核心,以“態度篇”、“氣度篇”、“厚度篇”為主要結構的培訓課程,并依托“云創俱樂部”、“大學生創業園”等實踐平臺培育造就“青年創業精英圈”,幫助學生從萌芽走向收獲。
(一)工作機制
1、創新創業知識普及和競賽:作為培訓班初選依據。
2、創業精英培訓班:依據競賽成績和學生社團建設情況,選拔25-30名左右的優秀學生,進行為時14個學時的團隊式培養、考核。綜合成績達標的學員,頒發培訓結業證書。
3、云創俱樂部:培訓合格學員進入“云創俱樂部”。云創俱樂部成員中,有培訓班合格學員,有企業家、優秀校友、企業管理、創業風投機構人員。學生可以獲得學習交流,經營咨詢,創業支持等機會。
4、入駐大學生創業園:萌芽的團隊,可以帶著項目申請入駐大學生創業園。團隊負責人必須經過培訓班學習并合格。
(二)人才培養目標:
在普及創新創業的基礎上,選拔和培養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、過硬的知識本領和領導才能的創新創業精英人才,推動其能夠在創新創業方面進行學習和思考,形成較強競爭力,推動創新創業實踐,提高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孵化率。
(三)基本業務規格:
主要學習創業相關的理論和知識,與杰出校友、青年大學生和企業資源緊密互動,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:
1.了解大學生創業的基本條件,明確成長發展方向,具有比較清晰和明確的個人職業規劃。
2.學習培養創新能力,能夠創造性地思考問題和開展實踐,勇于在相關領域進行開拓性地體驗和實踐。
3.學習培養實踐能力,積極參與社會實踐、實習交流活動,向杰出校友、青年大學生和廣大群眾學習,培養樸素的群眾感情。
4.學習掌握社會化技能,掌握社會競爭中必須的語言表達能力、組織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,具有靈活的適應能力和多元文化、多視角問題的分析能力。
(四)課程結構:
態度篇: 領導藝術與創新素質培養
氣度篇:“大眾創業,萬眾創新”背景下的機遇和挑戰
厚度篇:產業、資本、管理、資源
(五)指導老師團隊:
錢 云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
孫麗萍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
王 瑋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工程學院院長助理
盧葆坤 常州貝殼天使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
張 政 無錫珍島數字生態服務平臺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監
過曉星 無錫思內爾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
張 義 無錫捌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
汪正焰 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業課指導教師
任曉峰 云創工作坊負責人
浦秦夏 云創工作坊負責人
另外,還有來自物聯網工程學院的校友資源。
(六)基本培養方式:
以“青年創新創業能力”培養為核心,以“創新創業、校企融合育人”為特色,主要開設14個學時的課程培訓內容,具體課程計劃如下: